【数据库介绍】
“中国简牍账簿数据库”是湖南大学简牍会计账簿研究组全力打造的体现中心研究特色的学术数据库。
地不爱宝。20世纪以来我国简牍有过两次出土高潮,一次是在20世纪上半叶中期,再次是20世纪下半叶中期及后期,其数量之多、内容之广泛为以往历代发现无法相比。今见出土简牍可分为简牍典籍与简牍文书两大类。简牍典籍即当时的古书;出土简牍中简牍文书所占比例更大,内容包括书檄、律令、簿籍、录课、符券、检楬等,其中律令、簿籍、录课、符券、检楬中都有大量会计账簿文书记录。
经过近十年的潜心整理研究,“中国简牍账簿数据库”成为中国唯一收录出土简牍会计账簿并分类整理的数据库,涵盖战国、秦、汉、三国两晋时期出土简牍中的账簿文书,涉及战国、秦始皇、秦二世、西汉、王莽新朝、东汉、西晋各朝代,时间跨度千余年,总数据量达三万余条。简牍账簿数据包括上计报告中的财政收支、人口、军事、地理、物产,以及官府行政收支账目,另有关于物价、借贷契约、税收等分类账簿数据。中心研究人员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以简牍出土批次、文物收藏单位、会计账簿类型为主要检索分类,提供多种方式的数据查询功能,使“中国简牍账簿数据库”不仅是数据齐全的文献存贮库,同时也是功能强大的科研平台。
数据库试运行期间,战国简账簿、秦简账簿、汉简账簿、三国吴简账簿采用选编方式编纂,因此,网站公开数据不代表全部账簿记录,研究者使用数据库时需考虑数据的选编样本属性。
随着新材料的发现公布,“中国简牍账簿数据库”内容和功能还将持续扩充和升级。